HLA分型检测
采用的是:HLA 分子生物学分型 –SBT方法。 原理:PCR 扩增待测样品,得到等位基因相关外显子的PCR产物。再使用测序引物,对扩增产物进行相应单链扩增后,用测序仪分析该产物的核苷酸组成。生成的数据通过特殊软件与 HLA 序列数据库比对,判断待测样品具体属于何种等位基因。
采用的是:HLA 分子生物学分型 –SBT方法。 原理:PCR 扩增待测样品,得到等位基因相关外显子的PCR产物。再使用测序引物,对扩增产物进行相应单链扩增后,用测序仪分析该产物的核苷酸组成。生成的数据通过特殊软件与 HLA 序列数据库比对,判断待测样品具体属于何种等位基因。
一、服务简介
HLA(人类白细胞抗原,Human Leukocyte Antigen)由 6 号染色体上一类编码 MHC(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,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)基因生成。HLA 以高度的多态性成为人类重要的遗传标记,在免疫应答和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HLA 等位基因的分类命名法由 WHO HLA系统命名委员会确定,数据库中已正式命名的 HLA-I 型(HLA-A、B、C)和 HLA-II 型(HLA-DRB、DQB1等)等位基因,已达到 31675个 (IMGT / HLA 数据库 2022.01)。
经典HLA I/II类基因介绍如下:
①经典HLA I类基因,包括A、B、C三个基因座位,编码产物分别为HLA-A、HLA-B、HLA-C分子的α链(即重链)。HLA I类分子在绝大部分有核细胞表面表达,但表达水平有所不同。肿瘤细胞表面的HLA I类表达下调或缺失,因此肿瘤细胞可逃避免疫监视。
②经典HLA II类基因,包括DR、DQ、DP三个区域,每个区域又包含若干个A和B基因,分别编码HLA II类分子(HLA-DR、HLA-DQ、HLA-DP)的α链和β链。HLA II类分子主要表达在抗原提呈细胞(树突状细胞、B细胞、巨噬细胞)表面。
HLA 与许多自身免疫性和传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有关。近期有研究称 HLA-A*24 型人群的 T 细胞对新冠病毒免疫反应更强。HLA 配型相合程度,是器官、骨髓和干细胞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。此外,肿瘤患者的HLA基因型以及肿瘤中的体系突变均有可能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。
二、服务内容
(一)服务流程
(二)服务特点
1.采用的是:HLA 分子生物学分型 –SBT方法。
2.极高的灵敏度。
3.鉴定报告中文版,以及图谱(见)。报告列举,同时附上比对截图,使结果更加直观,便于分析理解。
(三)注意事项
1.样品寄送:用户提供DNA或细胞 样本,加冰袋运输;同时请注明细胞数量或DNA含量,DNA 含量最好大于50ng/μl,体积大于20μl。如提供细胞,请提供PBS细胞悬浮液,离心沉淀,去上清液,可常温特快专递运输(京外客户推荐方法);细胞数量≥106个。
2.正常检测周期5-7个工作日,加急2-3个工作日。
(四)结果交付
检测结果以电子版的形式发放到订单或合同上面预留的邮箱,书面报告可根据需要随时提供,寄送到贵单位。
三、项目检测方法及原理
HLA分型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:
1. 血清学分型法:常规采用微量补体依赖细胞试验常用以测定HLA-A、B、C系列抗原。
2. 细胞学分型法: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,可测定HLA-D、DP系列的抗原。
3.DNA分型法:发展迅速,方法很多,如PCR和测序等技术。血清学和细胞学分型技术主要侧重于分析HLA抗原的特异性,DNA分型法则侧重于分析基因本身 的多态性,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,DNA分型已成为HLA分型的主要方法。
原理:PCR 扩增待测样品,得到等位基因相关外显子的PCR产物。再使用测序引物,对扩增产物进行相应单链扩增后,用测序仪分析该产物的核苷酸组成。生成的数据通过特殊软件与 HLA 序列数据库比对,判断待测样品具体属于何种等位基因。
四、相关文献:
1. Patient HLA class I genotype influences cancer response to checkpoint blockade immunotherapy Cite as: D. Chowell et al., Science 10.1126/science.aao4572 (2017).
2. IntInternational HIV Controllers Study, The major genetic determinants of HIV-1 control affect HLA class I peptide presentation. Science 330, 1551–1557 (2010).
3.HLA-A,-B,-C,-DRB1 and-DQB1 allele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hematological diseases in Chinese population Blood&Genomics, 2021
联系电话
微信扫一扫